分类
分类

阴极铜与电解铜生产工艺全对比 | 纯度之争背后的技术逻辑​

阴极铜与电解铜均属高纯度铜材,但生产工艺与品质标准的差异决定其应用场景分化。本文从冶金原理、设备参数及国标要求角度解析二者技术差异。
May 16th,2025 20 浏览量

一、生产工艺核心差异

 

原料处理阶段

 

电解铜​:粗铜(含铜量95-98%)经硫酸溶解,形成Cu²⁺电解液;

阴极铜​:电解液中Cu²⁺在阴极板沉积,纯度≥99.95%(GB/T 467)。

 

关键设备参数

 

指标

电解铜工艺

阴极铜工艺

电流密度

220-280A/m²

300-350A/m²

电解液温度

50-55℃

60-65℃

添加剂

明胶+硫脲(降低杂质)

无(纯化阶段已完成)

 

二、纯度与杂质控制

 

杂质含量对比

 

电解铜:Fe≤0.005%、S≤0.002%、O≤10ppm;

阴极铜:杂质总量≤0.05%(需通过LME注册认证)。

 

检测技术

 

辉光放电质谱(GD-MS)检测痕量元素至ppb级;

氧含量测定采用惰性气体熔融红外法(ASTM E1019)。

三、应用场景分化

电解铜​:电力电缆(国标T1/T2)、建筑铜管(GB/T 1527);

阴极铜​:半导体键合线(直径≤0.025mm)、高精度铜箔(厚度6-18μm)。

结语

阴极铜与电解铜的“纯度之争”本质是应用场景对材料性能的极致要求,工艺升级持续推动铜材品质跃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