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度财经讯】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,电解铜作为电力、电子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原材料,市场需求持续攀升。近日,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,2023年我国电解铜产量突破1200万吨,同比增长8.5%,其中绿色电解技术占比显著提高,行业正加速向低碳化转型。
技术突破:高纯电解铜实现国产化
据国内某大型铜业集团披露,其自主研发的“超低能耗电解铜精炼技术”已通过国家级验收,电流效率提升至98%,吨铜能耗降低15%。该技术可生产纯度达99.999%的高端电解铜,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市场的垄断,预计年产能将新增30万吨。
政策利好:环保标准推动行业升级
国家发改委近期印发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明确要求电解铜企业2025年前全面完成节能改造。多地政府对采用绿色工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,如浙江、江西等铜产业聚集区已建成多个“零排放”电解铜示范项目。
市场分析:新能源需求成增长引擎
行业专家指出,新能源汽车(每车需耗铜80kg)、光伏电站(每兆瓦需铜4吨)等产业扩张,将持续拉动电解铜需求。上海有色网(SMM)数据显示,2024年Q1电解铜均价同比上涨12%,库存量降至历史低位。